前不久,位于横沥村头的华月半导体总部项目实现了从摘牌到开工“一步到位”,有力地展示了“横向排水速度”和“横向排水效率”。凭借这种创新高效的便民措施和服务,横沥镇成功引进了华月半
前不久,位于横沥村头的华月半导体总部项目实现了从摘牌到开工“一步到位”,有力地展示了“横向排水速度”和“横向排水效率”。
凭借这种创新高效的便民措施和服务,横沥镇成功引进了华月半导体总部项目、酷派总部、怡和达二期等重大项目,提前完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亿元)、战略性支柱产业项目(27亿元)的年度招商任务,不仅让外界为横沥的投资环境“加分”,也让横沥镇的区域综合价值日益凸显,从外到内不断刷新。
路通财通发展通
全力构建“外联内畅”大交通
高速公路是经济的动脉,是发展的命脉。2017年1月12日,东莞高速东莞段正式通车。从此,横沥结束了没有直达高速公路的历史。东莞高速横沥段全长约4.28公里,途经水边、村头、长巷村,其中水边村设有东部高速站,村头村设有服务区。东莞高速通车后,对欠发达村落的滨水开发有很大帮助,也让横沥的区域竞争力“上了一层楼”。
“从东莞出发的高速公路的开通,不仅可以改善交通拥堵问题,还可以降低货车的货运成本。”在横沥从事货运行业的司机刘说,他经常往返于广州、深圳等地。东莞高速公路东莞段通车以来,配送路线有了更多选择,油费、时间、成本的降低都有所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序建设中的万樊高速三期穿越横沥,路线全长18.1公里,将于2023年全线建成通车。届时,横沥将加速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此外,2018年,生态园25号连接桥建成通车,为市民往返横沥镇和生态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十三五期间,兴业路、金龙路、唐璜路等道路全面提升,整治拥堵节点20个,优化交通管制设施47处,新增路外停车位3900余个.在道路的建成、桥梁的修建、一次次提速和进步的背后,横沥交出了一份全面提升交通质量的“漂亮答卷”。
逢山逢桥就开道。多年来,横沥积极构建“外通内畅”的现代交通道路体系,交通路网建设稳健。如今,从空中俯瞰横沥,纵横交错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四通八达,车流如织,发展机遇无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澎湃动力,为百姓打造更多“幸福大道”。
不仅如此,未来几年,横沥将全力打造内外交通顺畅的城市,与省市合作,围绕横沥打造“两高两快”体系;努力改善与松山湖及周边城镇的交通联系,提升育才路等重要连接道路;启动南环大桥、水边大桥等“咽喉要道”拓宽工程,加快实施195县道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停车位建设和停车秩序管理。
重点项目“带头跑”
新产业加速培育壮大新动能
站在天坑村的兴业路上,可以清晰的看到酷弦电声生产基地项目的几栋楼的雏形已经开始显现。
“所有的主体建筑都在本月初封顶,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横沥镇招商中心副主任吴伟康介绍,该项目主要生产智能电声穿戴设备,总投资3亿元。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8亿元,年税收约2400万元
据了解,这些重大项目涵盖智能制造、光电技术、汽车精密模具、智能展厅等领域,将为横沥增加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积蓄发展后劲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产业兴,城市兴。今年以来,横沥以“新设备、新空间、新土地、新项目”为重要抓手,不断放大政策、区位、产业集群优势和效应,全力推进一批投资大、质量效益好、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优质项目,扎实做好经济稳增长工作。上半年全镇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3%,实现稳中有升。
“项目签约只是合作的开始,后续服务需要的是质量和效率。”横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重点,在补短板、改善环境、强化服务、拓展空间、培育新风等方面持续发力,做好教育、医疗、车位、就业等保障工作。全程提供“亲商、重商、敬商、爱商”的“店小二”服务,及时破解项目推进中的障碍,确保项目早日见效。
重大工程是“牛鼻子”和“压舱石”。为牵住牛鼻子,稳住压舱石,横沥镇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统筹”,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使重大项目建设跑起来、出实效,以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强大动力,助力横沥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力破局“工改工”
以城市更新再造城市“生命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横沥大力发展工业,镇村工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培育了系统完整的模具产业链,孵化出凌意智、银宝山等龙头企业,“模具之乡”由此响彻海内外。
但是,最先发展起来的,也是最先面临“天花板”的。曾经创造横沥经济辉煌、扮演制造业摇篮角色的镇村工业园区,在新形势下逐渐成为发展的桎梏,不仅占据大量空间,更成为“小散弱”的代名词。
一组数据显示,40年来,横沥65%以上的土地被高强度开发,远超东莞48%的平均水平。镇工业园区聚集了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但其贡献的工业产值和税收却不尽如人意。
“小老乱”如何变“高大上”?与此相对应的是横沥高质量发展急需满足的空间需求。全面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因此成为横沥下一轮发展的“必答题”。
其中,“转行上班”是恒力最好的选择。其实,恒力目前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东莞的城市更新已经进行了10年,但前期市场并没有足够的动力“由业转业”。镇街推动镇村工业园区转型的难度远超预期。同时也面临着低端产能无法出清,高端产业无法布局甚至“一亩三分地”的尴尬。
为打破“由业改业”,横沥加快制度建设顶层设计,成立拓展空间总指挥部,确定盘活老旧低效产业园区、统筹连片改造的主攻方向,努力加快构建完整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如今,在横沥第二工业区,曾经破败不堪的老厂房已经被改造成了几栋崭新的楼房。这是青州智能零碳W
“产业对产业”不仅是为了腾出发展空间,更是为了重塑新的产业格局,更有效地推动各领域的新发展。青州智能零碳车间的“前世”是恒立“由业变业”攻坚战的缩影,体现了各方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选择,也体现了恒立以改革创新为先手,不断打破体制壁垒的生动实践。
今年,横沥列出了:的详细“时间表”,继续着力做好土地收储和城市更新改造升级,加快建设“横沥国家专业化特色新产业园”1768亩,统筹46个项目用地约5882亩,力争年内拆迁平整350亩,为各类企业落地、做大做强提供优质产业空间,全力支持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记者]刘
【来源】恒立荣美
【作者】刘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央视网消息(记者王小英)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马忠明一年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他关心土壤,关心种子,关心粮食安全。他将种子比作“芯片”,认为...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故风波又起,英国《卫报》4日报道称,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俄亥俄州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正将东巴勒斯坦镇因“毒列车”事件受污染的土壤运往附近的...
央视网消息:3月6日,国新办就“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5%左右的经济增长年度预...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题:以高质量发展实际行动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新华社记者“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央视网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郭雷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已经扎根科研一线20余年。在基础研究领域,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是许多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团队遇到的最大困...
文章推荐: